Friday, June 12, 2015

父母的心在哭泣


        每当我说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有福,四妹总认为我太悲观。我不确定那是因为她比我乐观,或是她还没真正尝过死亡带来的切肤之痛。

        想当年,先夫潇洒地挥一挥衣袖,带走我生命的云彩,我的天地顿时天昏地暗。扛起他搁下的担子,面对来自四面八方,林林总总的问题,我手足无措,就像掉入漩涡的孩子那么无助,我只恨不能也潇洒地闭上双眼随他而去,将一切烦恼交由活下来的人去担当!

        随着子女一个个成长,肩上的担子换了装:有儿子工作上受辐射威胁的顾虑、有女儿上下班时面对的安全问题、有子女们预支体力,严格超时工作的健康考量,担子里最叫我不胜负荷的是大女儿久不久就来一次的冒险性休闲活动。

        大女儿从小就比她的哥哥和妹妹有冒险精神,她去度假如果没把我带在身边,准又是那把我的神经扯得很紧,不是风帆就是浮潜“松懈压力”去了。记得有一年,她原本要到菲律宾浮潜胜地Boracay度假,谁知宝发台风在她出发前两天侵袭菲律宾。我担忧她的安全,要她取消行程;她打电话向有关当局询问,认为没事,坚持依计划成行。她已是成人,脚在她身上,我远在槟城鞭长莫及,只能绷紧神经度过那几天。直到她平安回来,我松懈下来时,不是轻松,而是虚脱的感觉!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局外人很难体会得到为人父母为挂怀子女的安危,心头的煎熬有多难熬。一位好友不时举Boracay那件糗事笑我太执著,招致无谓的自我折磨,是自讨苦吃。这几天读沙巴兰瑙地震的新闻报导,,最震撼我心的一句话“我很后悔让女儿去登山”,罹难者黄英平的父亲这句话道尽了天下父母心里的痛。子女平安回来,父母的焦虑被视为杞人忧天瞎焦虑;一旦有事,那种自责与悔疚痛得没有抚慰之处,岂是外人所能体会其万一?

        父母在,不远游是古人坚守的孝道;相对今日交通发达,地球村里天涯不过咫尺,学生为长见识出国参与活动是常事,只要快快乐乐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门,那是他们成长路上一块里程碑,他们都视之为成长的权利,不存在着孝或不孝的问题。一旦遇上不幸,自责当初不该点头的点头、痛失亲人的撕心裂肺、缅怀昔日天伦乐的失落、白头人送黑头人的凄楚,这一切的遗憾就得由父母来承担。我相信不少父母在心底深处会有但愿死的是我,不是你的呢喃,只是,有多少年轻人看得到父母心里在哭泣?

Thursday, May 28, 2015

我的儿子是孙悟空

 
我的儿子是孙悟空,把这句话挂在嘴上的朋友生性豪爽,敢怒敢言,讲话语调夸张,属于语不惊人死不休那一类型。他与太太花一生精力培育他们的独生子:省吃省用也要给儿子提供最先进的学习设备、送他到最顶尖的补习班,不管补习费多高,他夫妇俩从不皱一皱眉头;无论补习班离家多远,他俩管接管送,没听过一句怨言。那个他心中嘴里的精英果然没有辜负了他们的期望,从小读书都是名列前茅,中五会考还凭着优越的成绩,获得奖学金出国留学。

        年轻人志在四海,马来西亚的浅水困不住蛟龙,他毕业后在美国立了业也成了家。媳妇是名门之后,本身的成就也不小,他夫妇颇以她为荣。每一回儿子带着家眷回国探亲,他总兴奋得眉飞色舞,广邀亲朋戚友聚餐,介绍他家第二代的精英。精英是他儿子当时的代名词,一门俊秀,他的儿子果然当之无愧,他叫得自然,大家也不觉得逆耳。

        曾几何时,他不再提“精英,取而代之的是“孙悟空”。孙悟空能飞天遁地,有辨识妖魔鬼怪的慧眼,耍起脾气大闹天宫,连玉皇大帝都奈何他不得。称儿子为孙悟空,不知内情的亲友纷纷猜度,莫非他的儿子又有了新的专长,就像孙悟空一般,能人所不能,学历、职权更上一层楼?远近的人对他不由得又羡又妒。

        后来,他与一位老友喝闷酒时,话匣子一打开,忿忿地泄露了“孙悟空”的底,原来他家的孙悟空是初出道时的版本-----从石头蹦出来的石猴。郁积胸口的袋子松了绑,滚出来的牢骚没完没了,无所顾忌地骂尽不知感父母恩的年轻人!

        “今日的年轻人都以为自己出生就无所不能,一笔抹杀父母的栽培,简直是再版的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家伙,无父无母培育,就有超人的本事。哼!骗鬼呀!”人人都听得出他话中有话,意有所指,却没有人忍心追问是怎么一回事。

        培养子女本来就是为人父母的天职,只是少见有像他夫妇那么卖力的父母。殊不知付出越多,期望越大;子女略有疏忽,父母的失望越难以衡量,这就促成悲剧的缘由,是他们所始料不及的事,足以为天下父母引为殷鉴!

 

Monday, May 11, 2015

哀悼胞弟曾福兴


        胞弟曾福兴恸于425日在家人声声嘱咐要他万缘放下,紧随阿弥陀佛登净土声中,安详往生,享年75岁。

        大弟有福报,他一生平稳安定,没有大风大浪。小时,他被祖母和妈妈捧在手心里疼,长大后继承爸爸的事业,在建筑界谋发展。爸爸的建筑公司被友族合伙人侵吞后,与爸爸有交往的建筑公司老板赏识他敦厚朴实的性格,邀他监督建筑工程。刀无两边利,他忠于职守,得到老板的信任,却得罪了另有企图,想用甜头贿赂他的承包商。他的处世座右铭是: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不贪图小利,他挺得起胸,直道而行,企图偷工减料却踢到他这块铁板的建筑承包商只能恨得牙痒痒,却奈何他不得。

        记得在他的独生女大学毕业那天的聚餐宴上,他感慨万千地说:“我一个受薪职员能培养子女都大学毕业,还有何奢求?”我注意到他说这句话时,眼眶里含着泪。大弟三个在南澳阿德莱特深造的子女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成就,也懂得孝养父母,无论在精神或物质上,夫妇俩晚年生活都很优裕。

        大侄儿与妻女旅居南澳,小侄儿及侄女一家则随侍父母身旁,三兄妹都事亲至孝。侄婿无论在体型或感情,活脱脱像大弟夫妇的儿子,也深得岳父母的疼爱。两个侄孙更是阿公阿嬷的心肝宝贝,上下课由阿公接送。阿公对外孙有求必应,放学后在回家路上,带着他们买零嘴是大弟的至乐;带父母出国旅游,足迹遍及香港、台湾、日本、南澳则是子女对他夫妇的回馈。老来能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人生已该无憾!

        大弟夫妇鹣鲽情深,结缡52载,犹相敬如宾。大弟一贯谈吐诙谐,时而逗得弟妇啼笑皆非。他这一生最后一次幽太太一默是在他病中,弟妇唠唠叨叨要他戒口,他既不抗拒,也没表示赞同,却等到在主治医生面前才装出一本正经的表情说:“我家的DrTeh要我戒口,你说呢?”主治医生熟知他讲话的习惯,反幽他一默道:“家里有个Doctor也不错嘛!”言犹在耳,斯人已逝,弟妇向我们引述这件事时,她脸上的表情揉和着夫妻间的柔情蜜意,有温馨、有余韵、有无奈,也有不舍。

        大弟为人乐善好施,他每年生日都到病老院、玛丽安山及圣尼古拉盲童院布施。侄儿们秉承遗愿,将赙仪捐赠这三间慈善机构及三省堂曾公司。小侄儿也在他爸爸的头七那天到南传佛寺供僧后,带着妈妈与两个外甥到三间慈善机构布施。这种做法不但圆成先人遗愿,也培养年幼一辈的慈悲心,值得嘉许。

          在小侄儿的安排之下,大弟的葬礼循佛教仪式进行,肃穆却不失隆重庄严。从他弥留那一刻开始,阿弥陀佛圣号不断,守灵期间,承蒙藏传及北传佛教团体来助念、合家茹素七天、供僧、布施,该做的都做了。出殡那天,天空出现色彩灿烂的彩虹。火葬后,送骨灰下海时,水里也出现斑斓的彩虹,说是巧合也好,信是瑞相也好,我深信大弟已蒙弥陀接引登净土了。但愿他能应我们所祈望,花开见佛后,乘愿再来。

 

 

       

Wednesday, May 6, 2015

缅怀我与大弟共享的童年趣事


                                              ----谨以此文悼胞弟曾福兴----

        大弟福兴,在311日经医生诊断患癌,到425日往生,前后仅“短短”46天。

        若以胰脏癌折磨得病人度日如年计算,46天相当于46年,怎能算短?我这么说是因为大弟在患病这46天里,尽管癌细胞已入侵肝、肺及脊椎,脑里也发现肿瘤,但是,除了往生前那一晚睡得不安宁,其他日子里癌魔对他还算客气,而这场致命的病却促使家人加倍珍惜能陪伴他的时光,远在国外的儿子媳妇孙女、甥儿、甥女纷纷赶回国探望他,国内的弟妹侄甥也在能抽得出时间时去陪他,给他送上祝福,让他沐浴在温暖的亲情里。我在探病时,多次看到他那两个外孙或依偎着阿公撒娇,或抢着喂阿公吃面包、喝营养液,阿公乐得眯着眼睛笑,天伦之乐乐融融,晚境温馨,非常感人!

        记得44日中午,我和3个子女,4弟带着妻女,还有2妹及4妹,在大弟的儿子、女儿及外孙的陪同下带大弟到邻近的餐厅吃他最爱吃的鱼粥,他虽然不像往日一般幽默健谈,吃得也不多,但是上下梯级无需搀扶,行动依然自如。

        410日傍晚,我到槟安医院探患黑斑蚊症的大弟妇时,大弟在刚从阿德雷特赶回来的大儿子陪同之下也到来,还以他一贯调皮的口吻跟主治医生讲话,自我调侃说他夫妇流年不利,双双患病。语气与神情稀松平常,完全看不出是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

        直到413日第5次电疗之后,他开始没有食欲,却在23日那天开始胃口大开,每餐吃大半碗粥,我心知不妙,只怕是回光返照,果然在25日中午,在阿弥陀佛佛号声中,安详往生。

        我们常说我们兄弟姐妹15人,其实爸爸妈妈共生了18个子女,我和大弟接下来的一对弟妹在日治时病逝,所以,那38个月里,家里就只有我和大弟两个孩子。虽然大弟是祖母和妈妈的心肝宝贝,但是,在日本人的魔掌下,物资贫乏,大弟与我这个蚀本货的待遇相差不大。

        那时,家里养猪、养羊,还有一大群的鸡和鸭。光靠香蕉树筒不够喂猪,我们还得与邻近的孩子结伴上山采喂猪的野菜。毕竟年纪还小,我们有时顾着玩,眼看太阳就将下山,来不及采野菜,迷信地以撕草占卜回家会不会挨骂。占卜灵不灵我已记不起来,但漫山遍野乐疯了的记忆至今还深烙脑际。

        日治时代,我们住的亚答屋三面在群山环绕中,屋前有一道很深的溪流。不必采野菜的日子,我们的任务是拿着长竹竿看顾在溪里戏水的小鸭,以防蛇来侵袭小鸭。谁知蛇欺我们年小,傍晚时分赶小鸭上岸时,竹竿一拨,有些小鸭翻转过来,身子已被蛇吃了,只剩鸭头和皮毛浮在水面。这道溪给我印象深刻,事过70多年,我偶尔还会梦到跌进深溪而惊出一身冷汗。

        大人对这些常常来偷吃鸡鸭的蛇一点不客气,杀蛇吃肉和捕杀到来捣乱的猴子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却把连皮的蛇头挂在竹竿上。我和大弟对蛇肉、猴肉不感兴趣,却以耍蛇头为乐。他比我有力,抱着竹竿左右晃,我拉着蛇皮跟在后面走。说到蛇,我还记得从我们的住家走向山下的路边有一座拿督公庙,庙后大树上,有好多蛇倒挂着,我们俩经过时,常常停下脚步逗着蛇玩。那时还小,不知道蛇会咬人,奇怪的是我们都不曾被蛇咬过,所以家里没人知道我们曾经如此不知天高地厚。

        15个兄弟姐妹当中,只有我和大弟的童年最自由、最野、也最精彩。如今大弟已骑鹤西归,与他共享过的童年往事仍深烙我的心版,谨借文字记录,聊以 表示对他的缅怀。      

Thursday, April 23, 2015

写作人的平台


        老同学向我发牢骚,他说今日报纸的副刊选稿看情面,没有特别情面,作品难有被录用的机会,写得再好,也得让路给与编辑有交情的人,有损写作人的尊严。这位同学曾经多次响应我负责的《清明节追思征文》,他的文笔不弱,笔下人物也栩栩如生,尤其擅于勾画人情味,很受主编所青睐。如今会发这些牢骚,想必是他寄到报馆的文章被投篮,一时的感触而已。

        我不曾当过副刊编辑,不了解编辑部取舍的标准,若果他说得没错,以我与编辑非亲非故,也还谈不上是朋友,但是,多次投稿还不至失望,他的说法就不能成立;不过,我曾经在读到一篇以俚语命名的文章时,觉得标题不伦不类,与一位从副刊编辑部退下的资深编辑谈到华文“大报”的副刊竟然出现这种以不是华文的华文为题目的作品,是否有不妥之处?她指出那篇文章的作者曾得过文学奖。她答非所问,答案搔不着痒处,得过文学奖只是肯定他的文笔好,并没确定用俚语俗语作为文章题目的做法对或不对。后来,她与该报副刊主编提及我对该报副刊屡屡采用不合华文规格的作品的看法,主编却认为供读者阅读的作品无需背传统文字规格的包袱。这种论调与我对规范华文的执着不合拍,我没兴趣追问那些作者与编辑的关系,在向编辑部要求退回有待刊出的稿件后,至今不曾再投稿(我曾在7-5-2013《告别投稿的日子》中提及)。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写作人无声的抗议自然掀不起一丝波纹;但是以名气作为录取作品的作风却越演越烈。看看今日的副刊版,名气响当当的写作人为营造诗意削足适履的作品是那么牵强、香港名作家参杂着粤语的华文勾起我念小学时读报的记忆、一度在报界展拳脚的知名人士天南地北,言不及义的文章充斥副刊版面,我这个视力已衰退的老人家读了半天,却满肚子失望,现在干脆跳过副刊版,眼不见为净。沧海遗珠肯定会有,只是碍于精力与视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当作与那些擦肩而过的佳作无缘。

        我那位同学退而求其次,他庆幸还可以与同道在部落格及面书分享自己的文章。世间事本来就是风过竹不留痕;雁去潭不留影,有个发泄喜怒哀乐的平台,能在此留下生活痕迹,已不枉此生了,还有何奢求?何必在乎是在报上或部落格?

       
v

Thursday, March 26, 2015

慈母心


        今年学校开学前,我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要我通融,准许她的小女儿蓄长发。原来那是一间西药行的老板娘,也不知道从哪打听到我的姓名、电话号码及训导主任的身份,一口咬定我是她女儿校中的训导主任。我告诉她我早已退休,也不曾教过她女儿就将就读的华文小学。既然有缘相遇,我与她分享我教的华校校规对学生发型的限制,也告诉她在哪种情形之下,学生才获准蓄长发。我进一步愿意帮她说服她的女儿守校规剪短头发,只是,那个慈母要的只是我能网开一面,恩准她的女儿蓄她所要的发型。因缘不具足,我爱莫能助。

       这一类型的慈母我在当训导主任时不时会遇到。有个时期流行通过手机养宠物,尽管校规严禁学生携带手机到学校,但是,那种虚拟的宠物必需按时按刻喂食,冥顽的学生明知难以躲过学长的法眼,仍然费尽心机携带手机到学校。我一贯的做法是通知犯校规的学生的家长到校里来领回违禁品,也要求家长配合校方监督学生守校规。令我啼笑皆非的是慈母关心的不是孩子犯校规而是宠物还活着吗?把养虚拟宠物的乐趣放在培养自己孩子的道德观念之上,我还能期望这种“慈母”与校方携手合作,扶学生上轨道吗?纵容孩子犯校规的“慈母”能教养出奉公守法的子女吗?

        今天,全世界的人都在讲求爱的教育,殊不知爱得不得其道,适足以害之。闽南话有句俗语说小时偷采瓠,长大偷牵牛(注1),意思是孩子小时纵容他犯小错,他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犯大错。不循正道引导的孩子,长大后会迷失,就算能导入正途,也得加倍费劲,遇上那挽不回的,不但伤了父母的心,更毁了孩子的前途,那时就后悔莫及了。

        溺爱子女的父母认为学校的校规小题大作,处处在为难他们的子女;功利的父母只求子女成绩标青,认为守校规并不能助他们的子女多考几个A,何须把校规放在眼里?1990 ,校中高三学生认为公民科不列入SPM会考,不愿花费时间准备这门功课,要求期考不考公民科。不得逞后,她们竟然罢考。我接到监考老师的报告,即刻到考场向5班高三生说明罢考的严重后果,并提醒学长不得参与罢考。(我在18-12-2012《放飞机》文中曾提到这件事)学生一意孤行,校方依校规处置,结果引起轩然大波。学生家长只看到毕业生被记过会影响她们的前途,却看不到放任子弟视校规如无物,这种青年长大后会妨害社会安宁;学长的父母认为他们的女儿替学校服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该网开一面,他们忘了学长是在佛像前宣誓就职,承诺要公正执行学长的任务,协助校方领导学生严守校规,结果却作了不良示范,是不是应该罪加一等?

        现在华族家庭的子女不多,太子公主被捧在手心里疼。爱心满满的父母处处为子女摈除障碍,他们看不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教养法会削弱了年轻人的适应力。娇惯的年轻人踏入社会后,只要遇到有违心意的事,不是经不起压力而崩溃,就是因寻不到宣泄情绪的管道而消极地用生命抗议。韩日两国出现了财力物力雄厚的娇娇女甚至用财势欺压人,离谱的行径叫世人咂舌,也丢尽父母的脸,这一切不就在警惕父母溺爱子女足以毁了他们吗?

1;瓠是瓜果类的果实,可食用;的闽南读音是gu(第2调),与瓠同韵。

Sunday, March 15, 2015

老板的心态大不同


        移民悉尼的侄女为人随和,待人亲切,人缘极好。八妹生病濒危那段日子,为方便一天两次炖鸡汤给她补充体力,我住进家在Royal Prince Alfred医院附近的侄女家里,才注意到她大清早就去上班,却很迟才回到家。

        记得妈妈生前常说她生了一群傻孩子,只求把工作做好,不计较超时服务,公务有需要时,甚至不辞在假日回公司工作,侄女就是妈妈嘴里所说的那种典型人物。由于她常常拉同事一把,公司里的同事都很爱戴这位年轻的业务经理,问题是爱戴归爱戴,他们依赖她多过自动自发配合她;因为她总做得法喜充满,美裔老板昵称她为Sunshine,但是,却从不见老板为了保住sunshine,帮她驱散乌云。

        去年年底,她请假回国帮父母筹备妹妹的婚礼,老板竟然要求她身在马来西亚时依然通过网上服务,这算是哪一门子的“请假”呵?传统的华人婚礼筹备工作繁冗,何况那是三弟家第一次办喜事,没有前例可循;新娘子是她唯一的妹妹,她要给她疼爱的妹妹一个完美的婚礼,在这一重重压力之下,她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可想而知。在她身边帮她,我体会得到老板的要求增添的压力有多大!

        从侄女身上,我看出我比她幸运得多。我这一生总共教过五间学校。最先被派到雪兰莪州鹅唛南益华小,教的是六年级会考班,第一及第二学期假期必须留在校里给应考生补习。初执教鞭便扛重任,还得牺牲假期,所幸当时年轻力壮,不觉得苦,最大的回馈是享受乡村的淳朴人情味。校董、校长对老师们很关照,更叫我难忘的是那三年,每年年底回家度假时,住在邻近的学生都到教师宿舍目送我上车,还送来他们家种的水果以及这样那样的小摆设。事过半世纪,那些小摆设至今还摆在我家的橱柜里,那股人情味仍萦绕在我的脑际。

        居林觉民中学与北海圣马克中学只是我申请回槟城路上的驿站,逗留时间不长,倒是与一些学生的情谊依然保留至今。烙印最深的要算是雅比粼国民中学,在国民中学教华文,每周区区三节课,为了凑足节数,我曾经教十班华文,备课时不可谓不吃力。只是,拉拔着来自华小的学生在国民学校的洪流里屹立,学生家长的信赖、同事的肯定、校长的赏识,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执教226个月28天,经历6位校长,就算是同事眼里的暴君,他们对我可都很好。教学上有所需求,校长都有求必应,替学生争取的福利,也都能顺利通过,我还能有何苛求?

        菩提国民型中学那5年五味杂陈的教学生涯最叫我难忘,尽管华校的人事关系比国民中学复杂得多,但是董事的信任、校长的支持、家长的信赖及学生的尊敬让我光荣地退下杏坛。

        尽管我也像侄女一样开朗爱笑,工作再繁重,也少板起脸做事,但是,从没有一位上司称我为Sunshine,我输给了侄女一个马鼻。但是,我的上司默默地把我的付出铭记心里,处处配合我,工作上我远比她顺畅。这也许是因为今日人心的厚道褪了色,老板的心态随着时代转,属下做得再好,老板的感受仅仅停留在表皮那一层,只消一句甜蜜的赞语便一笔勾销,继续需索无休止。

      如果事实果然如此,侄女只能怪生不逢时,而 我该感恩工作环境里所接触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