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1

读《幸福的滋味》后有感

                                      
        六月十六日,我在《心灵之窗》部落格写《贵人》。三天后,何国全医生在留言版上说他读妙香林寺出版的《缘会》,两年来与我在文字上分享。他邀我浏览佛门网《明觉杂志》为他开的《心灵手术室》专栏。八月中,我从吉隆坡回来,师父转交一个邮件给我,原来何医生的专栏文字已结集成书,承蒙他送我两本《幸福的滋味》,一读之下,字字珠玑。

        我最欣赏何国全医生的行文,自我调侃中犹自妙趣横生。《随遇而安》里,他从孵豆牙梦的少年写到昂扬的青年,直到生理开始退化的坐四望五年纪。这种人生过程谁不曾有过?但是,在调皮的笔调修饰之下,他的际遇就引得读者发出会心的微笑。《有爱不孤单》里,他随团到缅甸赈灾时,到孤儿院发放文具与奉献关怀,为打破语言障碍,跟着孤儿们摇头晃脑,像只搞笑的人猿。我不知道何医生的长相如何,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位为融入环境,肯放下身段的医生的奉献。在《大地的莲花》,何医生自嘲自己顶着专业人士的光环,丰衣足食,只会光说而已,远比不上徒步减碳、协助回收资源、确实参与环保运动的杨老伯眼角里那粒随时被拭去的眼屎。诙谐中带着一股沉潜的力量,犹如醍醐灌顶,他的自责引起人人的自责,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何医生用锋利的笔触刻画出人性的丑行:《有爱不孤单》中,他感慨老师们用父母心去疼惜与教导别人的孩子,他们对每个孤儿的身世都了如指掌,能甘心默默地付出;而政要人物蜻蜓点水般走过,却要敲锣打鼓放烟花迎接的场面。《不曾变质的爱》写一个装扮雍容华贵的妇人如何用厌烦的表情、埋怨的语气对坐在轮椅上,下腹痛得脸都扭成一团的老母亲,也在医生为老人家挖出久憋的粪时夺门而出,留下那位曾经不厌其烦为她把屎把尿,将她拉巴长大的母亲;母亲却仍然袒护着她的女儿。熟口熟脸的写照,不是时而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吗?何医生按快门捕捉下来,赤裸裸展露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

        我一向来主张写文章必须带出做人的道理,《幸福的滋味》里多的是这一类感悟人生的佳作。《疾风中的小草》中,何医生为乌米的反哺心所触动,惊觉自己在忙与盲之间,开始遗失了孝道的准绳,对年迈父母的一点差使觉得烦躁而敷衍了事;乌米的妈妈表现的母爱也唤起他对妈妈的感恩心,他感谢乌米母女给他上了生命中宝贵的一课。《第一滴泪的觉悟》让他从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中契悟到一家人能够抱在一起,就是幸福的真谛。在《随遇而安》中,何医生期待能从阅读中汲取智慧去丰沃心田,做个“眼花得看不见人世间的争权夺利;耳沉得听不到冷嘲热讽和诋毁流言,届时,日子会过得更精彩”。《重逢》借一双袜子失散后再重聚,勾画出作者被调职时与妻小分离,两地相思的酸楚。他用“分离是一道没有刀痕的伤口,思念则是一种伤神的情怀,却在重聚那一刻,马上痊愈了”,提醒世人应格外珍惜天伦乐。《幸福的滋味》充斥着这一类的生活箴言,有待读者自己去挖掘!

        三十篇佳作中,我对《守候》、《早就该对您好一点》及《突然间,我长大了》有偏爱。《守候》满纸是年老父母守着子女孩提时的记忆,换来的却是“黯然拭去眼角流露的落寞”,祈望着孩子“别让团圆饭桌上满满的菜肴凉了,圆凳上的守候落空了”。失落的老父母是今日多少家庭里父母的写照!最触痛人心的是母亲熬好了汤,孩子却失约了,她把希望寄托在“下一辆车子”!另一幕叫人心疼的是母亲错过了一个极有可能是孩子打来的电话,从此宁可舍弃午后小睡的闲情,而坐在电话旁打盹。身为人母,我读了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天下的子女,可曾听到父母的心声???《早就该对您好一点》叙述穷家子弟的自卑感作祟,造成行为上的无明,懂事后深深为自己不该有的言行而懊恼。作者感叹自己那双手曾为病人缝补过成千上万个伤口,就不知该如何弥补以往的过失,从心底深处呢喃着早就该对妈妈好一点。能在母亲有生之年及时醒悟,毕竟是件值得庆幸的事!《突然间,我长大了》让饱经风霜的母亲倔强的形象活跃纸上。在为病得昏沉沉的母亲打点滴时,才发现常常以曾经割五百棵胶树为荣的母亲手的关节弯曲、干瘪的手背爬满蚯蚓似的静脉,蜿蜒地穿过跌伤时留下的淤血,他这才惊觉一向对母亲的忽略。想到四十多年来,母亲为他遮风挡雨,养育之恩像瀑布倾泻,自己回报的只是摔伤时的一杯水两颗止痛药,病倒时的生理盐水,不能再重演对父亲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他誓愿等母亲出院后当她的拐杖。能做到母慈子孝,世上还有什么画面比它更美?

        虽然何医生在留言及赠书时一再说我在写作路上牵引着他,细读《幸福的滋味》,无论在内容、措词用字上,何医生的作品都比我更有气质、内容更丰富、措词用字更活泼生动,加以在年龄上,他如日方初升,来日方长,假以时日,成就必然不可限量,希望何医生再接再厉。
-----------------------寒梅

Tuesday, September 27, 2011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11

妈妈的幸福感

                                                          
        朋友夫妇半生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才把一对子女抚养长大。两个孩子都懂得孝养父母,家境改善了,两老无须再为每一令吉的开销打半天算盘。女儿体贴,不待父母开口,便为他俩添置了生活的点缀品。家里装置了冷气机、安装Astro,老爸老妈饭后在舒适的环境里,守着向往已久的节目,满足了视听的欲念,更为子女的回馈幸福满怀。

       儿子在国外工作,难得回家;女儿虽然也时而被公司派到中国出勤,只要她留在父母身边,做妈妈的每天都费心张罗,为女儿与她的男朋友准备最可口的晚餐。擅长厨艺的妈妈烹调经验老到,再从民间食谱、电脑食谱中取经,取材用料一点不含糊,她的家人口福不浅。

        那天,我致电约她出外用餐,听她谈到近日每天为家人备餐忙个不亦乐乎,能体谅她无法抽身赴约。身为三个孩子的妈妈,我深深体会到她这一刻心里盈溢的幸福感,明白每个妈妈无不以能为满足丈夫子女的口腹之欲而倾全力以赴。

        不必再上班的日子,妈妈们总是以能够为丈夫子女备餐是一天的大事。上巴刹买菜,菜篮里尽是家人最爱的食物。脑海里翻腾的食谱,既要顾虑他们的口味,也不忘兼顾健康的禁忌,每餐卡路里的吸取量、胆固醇的含量、鱼虾肉类蔬果的平衡,累积多年的经验,已不输给营养师。可这一切还得悄悄地做,免得影响家人的胃口。甘于屈身为家里的小女人,换来的是满满的幸福感,天下的妈妈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无论是在南澳、英国或是在吉隆坡,我一踏进孩子的家,马上接过掌厨令。一家人的胃口都掌握在我的手中,我再从他们的满足中获得满足。不管是退休前或退出职场之后,只要是穿梭在阿德雷特的中央巴刹Central Market 、英国Wing YipMorrison超级市场(那是唯一能买到猪脚、猪内脏的外国人经营的超级市场)或者在雪兰莪州双溪龙早市巴刹,我就像邻家的大婶,一个为煮子女的三餐而与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的“欧巴桑”,谁都不会多看我一眼。放下了人事纷争的压力,不必再为维持身份而言行拘谨,无需再为表现成绩而绞脑汁,只要一心一意给孩子煮一道有营养又合口味的菜,家庭主妇的成就感就是我最大的满足!每当我用这套“妈妈经”与朋友分享时,她只是淡淡一笑,笑我这个小女人太容易满足了!

          如今看到我那在报界叱咤了半个世纪的朋友终于领略到妈妈的幸福感,我很为她高兴。想当年,她为了工作,一家人的早午两餐在外解决,虽然赶得及回家煮晚餐,也大多是靠慢炖锅之助,但求食物能填饱肚皮,说不上满足口味,与今日的炖碗汤炒碟菜蒸条鱼都讲究用料,注意火候的态度不可同日而言。今日的她,小菜讲究有益补,汤水要求能养生,不论是煎炒焖煮,除了注重口味,更求有食用价值。她脱下资深主编的眩目光彩,默默编织温馨的天伦锦被,覆盖得一家人暖呼呼乐陶陶,幸运的妈妈也在幸福的瑶浆里醉醺醺!
---------------------寒梅

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11

劣根性

        柬埔寨籍的点种工人进门时递给我一个信封,打开来看,里面有一把编毛线用的织针及一张短笺。原来她的主人例常搜查,发现她拥有不该有的东西,严审之下,她招认是从我家带走的。她的主人把织针归还我,也替她求情,要我别责备她。我告诉她我同情Yuan(柬埔寨女孩的名字)年纪轻轻就得离乡背井,每每看到她我就想到我的女儿,年龄相若,我的孩子生活在爱与关怀中,她却必须与父母分离,对这个身世堪怜的孩子,我不会责备。

        从今年开始,替我打扫房子已整十年的工人没法兼任,我经朋友介绍,改请外劳女佣服务中心提供点钟工人打扫房子。很多朋友早已提醒我要严防外劳女佣手脚不干净,必须亦步亦趋跟着她们。这些年来,我雇用的工人很诚实,无需监视她工作,一时间要我跟屁狗似的,跟在工人背后,碍手碍脚的,我觉得不习惯也浪费时间,她做工时我要做什么?没证没据的把人当小偷一般监视着,是对人格的侮辱,所以,我辜负了朋友的善意提醒,任由Yuan做她的工作,只在机缘巧合时用话善导她。

        有一次,Yuan 在我家储藏室的书架上发现一本漫画版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她把书拿到我的面前,指着封面的菩萨像,兴奋地告诉我说她家也拜佛。我乘机和她谈因果,劝她修福德,也从地狱众生的苦况警惕她做人要正直。也许是我们之间有着语言隔阂,或许是我的说服力不够力道,我没能改去她的劣根性,她还是犯了一般外劳女佣常犯的错!

        自从“妈姐”时代结束后,大批外劳女佣取代妈姐,走进大马人的家庭,她们带来的问题罄竹难书。我不时听到须靠外劳女佣做家务的大弟妇申诉她饱受外劳女佣带来的烦恼所折磨:有一个明明早上还在扫地,却在大弟夫妇用早餐时,神不知鬼不觉地连人带衣物消失了;另一个进大弟夫妇的睡房打扫时,变戏法似地卷走了藏在抽屉里,准备缴水电费的四百多令吉。当场发现,招来代理,凭经验从女佣贴身内裤的暗袋里搜出千多令吉,还在代理严厉盘诘之下,另外从庭院的花盆下寻回整千令吉;还有一个对着我的侄儿卖俏,我的弟妇发现她洗衣时,拿着我侄儿的脏衣服猛嗅,吓得她赶忙把她送走。比起大弟夫妇面对的外劳女佣问题,Yuan只拿走一把值不了几块钱的织针,表面上看,似是小巫见大巫,问题并不大,只是,令我不解的是她不会编织毛线,要那把织针有何用?若光是为了满足顺手牵羊的劣根性,而不择对象下手,她的病情比为贪欲而犯偷的女佣更难治得好。最叫我懊恼的是Yuan的主人发现织针时,肯定会有一番严厉责备,也必然警告她偷窃的后果,但是,当她把信封交给我时神色自若,在我家工作那四小时里也言笑自如。东西是从我家拿走,面对着我还能如此镇定,不见丝毫羞愧、歉疚的表情,反映出她不把犯错当一回事,城府深不可测,我不能再以无知、无邪的小女孩等闲视之。

        能与她在离她家万里外相遇,我算是与她有缘,要想在不伤害到她的自尊范围内剔除她的劣根性,不着痕迹地把她导上正途,这可是一件棘手的任务啊!

------------------------------------寒梅

Wednesday, September 7, 2011

八妹的幸与不幸

                                                
      人死后,不论他生前有多幸运或是多么倒霉,都已不再重要。八妹走了,还谈她生前的幸与不幸,为的是要借她一生的遭遇给世人一些启示。

      我们姐妹可以分成两大类:妈妈眼里的苹果与毒药这当中各有因缘,不是人力所能左右,也无法强求改变。造成八妹不幸的因缘是她生不逢时,紧跟在六妹与七妹这对孪生女的后面来投胎。妈妈一时要照顾两个小孩,已经忙不过来,对来得不是时候的另一个女孩分身乏术,没法照顾她,只好把她交给三舅母照顾,直到学龄才带回家。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在生活习惯上与父母格格不入,得不到母亲疼爱是常见的事。别小看这种亲子关系,不少家庭悲剧就是基于这个原因所造成。所幸的是八妹虽然得不到妈妈的欢心,我们兄弟姐妹之间却靠得很紧密。

        三舅母二十多岁就守寡,家无恒产,住的是祖屋,外婆往生后,她的生活所需就赖四舅提供。外婆五男六女当中,四舅与妈妈的感情最融洽,爱屋及乌,他视八妹如己出。三舅母与四舅母都是慈祥的长辈,她俩对子侄无不爱,更别说由她俩一手带大的八妹。她们疼八妹比疼自己的女儿有过之而无不及,四舅的子女也把八妹看成自家的姐妹。这一来,八妹有两个爸爸、三个妈妈,兄弟姐妹也比本家的兄弟多,能得到这么多家人的爱护与关怀,试问我们家里还有谁比八妹更幸运?

        四舅深恐妈妈亏待八妹,在她回妈妈身边后,每个星期五他一下班,就来把八妹接回祖屋,星期天傍晚才送八妹回我们的家,临别时还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银角塞给八妹。幸亏八妹本性不坏,在四舅娇宠之下,并没有恃宠而骄,也不曾养成浪费金钱的不良习惯。

        中学毕业后,八妹在一家私人医院当护士。凭着她乐观爽朗的性格,乐于助人的本性,平时嘻嘻哈哈,少与人计较的处世态度,不但同事喜欢她,病人也受她的笑声所感染而喜欢她。曾有病人出院后还回来对她痴痴缠,需靠护士长帮她解围。

       八妹通过所服务的医院,申请到英国Leeds受训成为合格护士,学成后就留在英国服务,直到先夫患心脏病,她才回国,在先夫就医的医院工作,方便照顾先夫。先夫往生后,她申请到澳洲当护士,并修获悉尼大学Bachelor of Nursing学位。她在Royal  Prince  Alfred 医院服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把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医院;医院也在她生命最脆弱的时刻给她无微不至的关照,宾主之间关系密切,并非人人都能修得的机缘。

        八妹办事态度认真,在她指导之下,属下的护士们都有高水准的工作表现,尤其插针、输血等技术。在她病中,照顾她的护士以及一些年轻的医生都是她当年的学生。他们疼她敬她,都给她最好的服务,也在多方面给她方便。每当她留院就医,有好多位护士在每天上班前及下班后到她的病房来探望她。当中一位同事还印了陈列在 医院大堂壁上那幅八妹获赠模范职员奖状的相片送到她的病房。模范职员奖状只是文字上的记载,铭刻在同事心中的典范才是她这一生最大的收获。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一分的收获还得赖一分的耕耘,八妹在Royal  Prince  Alfred医院留医期间能获得院方上下细心照顾,全因她这些年来种下的善因。

          四舅的思想比较保守,当年八妹出国时再三嘱咐她不许交异族男朋友,造成了她迟婚,直到八妹夫走进她的感情世界。他们两人情投意合,都是教会的中坚份子。在North  Shore  Christian  Centre,八妹为Global  Café准备食物,义卖筹款,八妹夫给她全力支持。他俩曾经连续十三小时不眠不休裹粽子、做咖喱角、串沙爹,为的是帮教会筹得更多活动基金,造福人群。八妹的厨艺在教堂里远近驰名,她在Global  Café那三道拿手食物的订单源源而至,叫他俩应接不暇。有夫婿相配合,八妹当义工的工作虽然忙,却做得法喜充满,成绩斐然,是她一生最大的成就。

        八妹与妹夫结缡十年,两人相敬如宾;八妹病中,夫婿不离不弃地嘘寒问暖、接送她进出医院、八妹做化疗时,他放下工作为她作必要的打点;安排殡葬事宜时,八妹夫处处顾虑到八妹的感受,每每在下决定之前,必先自问“如果Queenie还在,她会如何处理?”;如今,从八妹夫决定把八妹的骨灰供奉在家里,足以看出他对八妹的不舍,有如此长情的夫婿,八妹可算是幸福的女人!

        二零零八年,八妹发现患上乳癌时,恰值四妹与前雇主的工作合约期满,正在八妹家度假,四妹就顺理成章留下来照顾她。有亲姐姐在身边相伴、服侍她吃药、帮她按摩、陪她解闷,八妹养病时少了一层顾虑。时间上的巧合是上天在冥冥中的安排 ,未尝不也是八妹的一种福报。

        记得八月十五日,八妹知道我要到悉尼看她,与我约好大伙儿吃完火锅后,推轮椅带她出门逛。她知道我的右脚关节严重肿痛,行动不便,建议与我轮流坐轮椅,“我累了让我坐;您累了换由您坐。”言犹在耳,火锅之约犹未践,你竟遽去,叫我如何不心痛?

        八妹享年五十二岁,是我们十五个兄弟姐妹中最早陨落的一员。雁行折翼,宁不叫人心碎?虽然,我们都明白,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是否活得有光彩,暗淡的顽石焉能媲美璀璨夺目的流星?浑浑噩噩的八十年不如你精彩的五十二载,所以,哭八妹之早丧,我也为她一生的贡献所留下的光彩而安慰。
-------------------------------寒梅
                                      4-9-2011

                                                               

Thursday, September 1, 2011

抗癌勇士的陨落

                             
与癌症拉锯战了十三个月,我们家的抗癌勇士终于在八月廿一日凌晨三时缴械。

自从癌细胞再次侵袭,我每天都通过电话与八妹交谈及探询病情。八月十五日上午,我致电询问当天的化疗情形,四妹接听电话,告诉我医生已终止化疗,我意识到情形不妙,决定与原本联袂要去探病的二妹与十妹同行。我们在十九日傍晚动身,次日早上,八妹夫到机场接机途中就接到消息说医生诊断八妹的时间不多,要亲人都到她的身边。

    看到病体削瘦了一半的八妹,半闭着眼,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塌上,在氧气罩下吃力地吸气,我们都很心痛。八妹夫一个箭步向前,紧紧拥抱住八妹。她睁眼环顾,竟然忘了自身的病痛,示意要我们先休息,还安排四妹带我们去用餐。她的体贴与无私忘我,更叫我们感动得酸泪盈眶。那一整天,她就在八妹夫一刻不离的陪伴下,在家人轮流抚摩及教友唱诗声中度过。

八妹在二零零八年正月证实患上乳癌,那时癌细胞已侵袭到右边的淋巴腺。不过,经过割除癌细胞及化疗后,她复原得快,不但精力充沛,神采奕奕,隔年她已能如常大量做咖哩角、沙爹和包粽子,积极为North Shore Christian Centre义卖筹款;她回国省亲时夫家娘家两地跑,不言倦地给家人带来温情;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她夫妇俩依原定计划,策划并带领我们到纽西兰自助旅行。谁知在二零一零年的五月,她咳得厉害,庸医妄顾病人曾是癌症患者,只以普通感冒处理;她咳得喘不过气时,则当哮喘病医治;待喉部出现肿结,说她甲状腺有问题。这样一再耽误,直到八妹吞咽有困难,喉咙及胸部有拉紧的感觉,医生才建议她去看癌症专科医生,那时癌细胞已扩散到喉咙、胸及腋下,为时已晚。

十三个月的化疗与电疗,她肉体上吃的苦头不是笔墨所能形容:两次心腔积水以及肺积水差点要了她的命;失声与气喘带给她的打击不小;她也经历过肚饿、口渴却没法吞咽,若非有昌明的医术疏通食道与专供病人食用的粉状食物,她肯定难以挨下去,只是,生命力顽强的勇士面临再大的考验都不肯轻言放弃,她对主治医生Dr. Jane  Beith说:“Don’t give up on me.”医生也承诺说“We’ll fight together.”在试验剂Iniparid Trial Drug证实失效后,医生一再试用其他化疗药物。只是,肿瘤像顽童,玩捉迷藏似的躲开药物,在病人体内肆虐搞破坏,直糟蹋得她体无完肤。七月尾,我的儿子到悉尼参加医学研讨会,他趁便去探访八妹。他们从他最近受洗信教谈到宗教信仰,坚信与耶稣有心灵沟通的八妹告诉我的儿子说耶稣对她说:“Come with me.”看来八妹已是预知时至,难怪她临命终时那么安详。

澳洲的殡仪与本国不同,遗体在清洗后留在冷房,我们只在八月廿三日,八妹夫带了我、四妹、十妹与我的小女儿到殡仪馆替八妹穿衣、廿四及廿六两天各开放两小时供家属与亲友瞻仰之外,要到出殡时才能再见到她,这种安排令我们若有所失,也叫亲家觉得难以接受。

八妹人缘好,除了能走得开的家人都远道而来送她最后一程之外,好多教友、同事、朋友也都来送她,教堂里座无虚席。唱Amazing Grace时,家人哭了,她的朋友也红了眼眶。八妹夫、侄儿、教友代表及医院同事的代表致词有个共同点,人人不约而同盛赞她的无私以及她爽朗的个性带给人的阳光。人生如寄,离世后尘归尘土归土,荣华富贵已失去价值,唯一能在亲友心中占个永恒位置的就只有好品德。八妹病中依然为他人作想,是个无私的人;她的笑声与爽朗,为周遭带来阳光,有了这些美德,她这一生并没有白活!

----------------寒梅






Wednesday, August 17, 2011

病人的特权

                                                     
          朋友的父亲患大肠癌,手术后置人工肛门。他怀着一个盛排泄物的袋子,一举一动都不自在,既自卑又自怜,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对人对事都蛮不讲理。他动辄耍性子,叫嚣、甩东西,家里闹得鸡犬不宁。体会到病人饱受身心煎熬,明白他言行出常轨其实出于不能自制,子女们都咬紧牙根强忍,但在某种程度上,身边的人还是觉得苦不堪言。

          病人在推进手术室前,早已对家人声明如果必须改用人工肛门,他宁可叫手术失败。拆开绷带时,发现子女及医生都“叛逆”他,他大发雷霆。他形容自己如今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是“牺牲品”,所以他有特权发泄心里的不满。

          一般上,病人的家属都能体谅有病在身的人情绪随病情波动,偶尔会失控,所以对他们逆来顺受。只是长期的无理取闹,会叫长期的逆来顺受吃不消,这当中的苦楚不是局外人所能体会得到。先夫患心脏病七年,病情受控制时虽然与常人无异,但病发时像个淘气的孩子,不容易服侍。病人的性格也变得敏感、多忌讳,一句不当的话,一个不合他意思的举动会叫他闹翻天。自从婚后,我每一年为他庆祝生日,在他生病那一年,将近他的生日,他发现我订了生日酒席、蛋糕时,怪我为有重病的人庆生日,志在诅咒克死病人。这顶大帽子足以压死人!客人已请了、酒席和蛋糕已订了,不能诅咒他就改为诅咒我自己算了,谁知到宴会那天,看到寿星是我,他有不同的禁忌,说我在他的生日不为他祝寿,是另类的诅咒,赌气地当着宾客面前铁青着脸。动辄得咎,我一言一行如履薄冰,我没罹精神衰弱症,全因医生的一句话:“他随时会离去,你要有心理准备”,对一个随时会消失的人,珍惜都还来不及,自然不去计较他的无理取闹。

          妹妹告诉我她教会里的一位教友才真的是病人特权的受害者。自从她的先生患上肾病后,不准她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出门不得搽脂粉,不许多看异性一眼。在交通领域办公的太太因为工作所需,每天接触异性多过女性,所以,下班回家,必需向暴君先生作工作报告,这是精神虐待!精于烹饪的太太这时变得一无是处,不是嫌她煮得太咸就是怪她煮的菜淡然无味。热汤热茶嫌烫嘴,不热的饭菜又说是残羹冷饭。把饭菜撒在地上宣泄不满的戏码不时上演,她又哄又劝的演技日益炉火纯青。她心疼先生受病苦折磨,无处发泄,所以逆来顺受忍他整十年,是个伟大的太太。

          从病人耍特权,我深深感激爸爸妈妈对子女的体谅。妈妈平时吃东西很挑嘴,她对外买的食物有几个禁忌:最主要的是食物必须保持一定的热度,其次不能用原子袋打包,她说从袋里倒出来的食物七凌八乱,就像呕出来的残渣。她病中爱吃素羊肉咖喱,我把盛食物的餐具寄放在相熟的素食馆,约好妈妈要吃饭时用电话通知,厨房才开始煮,食物就能趁热送到妈妈面前。素食馆的老板常开玩笑说我妈妈像杨贵妃,用万里送荔枝的方式传送素羊肉咖喱。比起耍脾气的病人,妈妈的要求只是基本人权,并不过分。爸爸最容易服侍,他说生病时食蕾受损,无论四妹费多少心机烹煮,他吃起来都是苦味,但是为了让子女放心,他依然大口大口地吃。爸爸妈妈病中不曾无理取闹,不耍特权,我们做子女的除了感激他们的体谅,更为没法替他俩担受病苦而不舍。
---------------------------------------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