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三年前到国外出差,住宿酒店时目睹有人跳楼,女郎过分惊吓,导致精神出状况,再也经不得一丁点刺激。每一回不堪妈妈唠叨两句,她便显得焦虑不安,家里于是掀起惊风骇浪,闹得鸡犬不宁。每一次吵吵闹闹,都以赶妈妈出门为句点。
想当年,老爸与老妈省吃俭用,栽培三个女儿成人。为了供这个小女儿升大学,他俩甚至变卖了栖身的组屋。女儿在职场上一帆风顺,贷款安置安乐窝孝养父母时,两老原以为这一生已苦尽甘来,晚年生活无忧而老怀告慰。谁料到好景不长,唯一有能力回馈父母的女儿竟因为难以预料的业障,动辄开口赶妈妈出门,怎不叫人感叹人事无常,养儿防老这条孝道路上随时会出现障碍,难以预测。
看到老妈妈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诉着自己年纪已老大,再也无力从头做起,不得不硬吞下为人母的尊严,死皮赖脸任赶不走。再说,她也放心不下这个不懂做家务,精神又不平稳的女儿单独居住;老爸爸则一脸尴尬,在一旁无奈地不断搓手。听的人都为他俩感到心酸,却又碍于他人家事不便插手,只能劝他们到檀香寺爱心辅导中心或Befriender去寻求辅导 。
常听人说,要退休生活有保障,最基本的是经济上要有储蓄与房子;精神寄托上要有老伴与老友。这一对老爸爸老妈妈不缺老伴与老友,只是,中下阶层人家,养儿育女已经不易,手上哪还有多余的钱?为筹女儿的教育费而毁了家,离开了女儿的家,何处是栖身之所?为了维护自尊心,他们再苦也不愿求助于社会福利部,老友与老邻居没能提供实质的协助,晚景堪怜呵!
他们的窘境倒是提醒了倾全力培育子女的父母,必须为自己留一个后退的立脚处。一位在场的朋友有感而发,说出他的境遇:这个家有两对子女,凑成两个“好”字的家庭其实并不好。他说与子女空间距离不是问题,两代的生活习惯与思维的差距才是肇因!
两个媳妇相夫教子做得还算中规中矩,却都一致认为与家翁家婆生活在同屋檐下是古书里的模式,她们有一千一百个理由不欢迎从槟城到访的两老长期停留。冷言冷语听得多,两个老人再迟钝也有所醒觉,退回蜗居后,宁可借电话传亲情,也少再登门。洋女婿的生活方式他们难以接受,小女婿不满他娶亲离去时,太太家人在车子后泼水,十几年来一直耿耿于怀。“既然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如何能回收?”固执的念头割舍了亲情,再多的解释都是多余。老人很认命,他深深呼出一口气,意味深长地说:“幸亏我还有一个家,可以让我歇下脚舔伤口!”
“幸亏我还有一个家,可以让我歇下脚舔伤口”,发自辛劳一生的父亲心底深处的话,像洪钟,震得在场人人耳膜发麻;像利刃,割得人人心口血淋淋;像蒺藜,塞得人人喉头发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