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6, 2019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唐朝写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敬仰鸟巢禅师而专程去拜访时,见禅师住在松树上,关注道:“师父,您一把年纪,待在树上既不方便,也很危险,还是下来回寺庙去吧。”

        鸟巢禅师反应道:“你的官职高,泡在官场里更危险,还是进入佛门吧。”白居易以自己学佛已几十年,犹没寻到入门之处,请鸟巢禅师开导。谁知鸟巢禅师只教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期待禅师讲精警长篇伟伦,听了佛教徒耳熟能详的八个字,不禁失望,认为这道理三岁孩儿也懂。鸟巢禅师晓以三岁孩儿虽然能懂,八十岁老翁未必能做得好。“白居易这才参悟了禅师的用意,恭敬地顶礼而退。

        有人性的人谁不知道做人应该远离罪恶,尽量积善?问题出在在生活习惯中,善与恶的根源已被合理化了。鸟儿并非不知道田中稻谷是农人的血汗结晶,但是,从它们的老祖宗开始,为了果腹,它们视不劳而获为理所当然,偷吃得完全没有罪恶感;万物之灵都懂得“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里望母归”的道德理念,一时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惜毁鸟天伦还沾沾自喜者大有人在。为捞政治筹码,无中生有,造谣毁人名节的卑鄙手段在政坛上司空见惯;为争出位,低级趣味的猥亵故事充斥网络,这些造业者就如飞蛾扑火、鱼儿上钩一样无明,犯了身口意三业,犹自招摇过市,还以造业手段高超引为自豪。

        张三、李四两个好朋友出游,在路上拾得金元宝。张三建议买酒菜谢城隍爷,余钱才平分。李四趁张三去买酒菜时,准备一把斧头,待张三忙着摆酒菜时,从他后脑一斧砍下,然后坐下,独享酒菜。谁知酒水下喉,顿时天旋地转,肚子绞痛,原来张三也有私心,在酒中下的毒,把他毒死了!两条命断送在一个“贪”字。

        世尊在雪山苦行时,外道郁头蓝弗善修禅定。他坐禅时,受不了鱼跃鸟鸣的扰乱,发愿要复仇。世尊成道后,看见郁头蓝弗生在非非想天。八万四千劫后,竟然堕飞狸身,上山捉鸟,下水吃鱼,以满恶愿,结果杀业太重,解脱无期。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可叹啊!

        秦始皇痴求长生,永远称王,生前筑万里长城,劳民伤财,害人不浅;死后杀尽参与筑皇陵的百姓,还要上万人陪葬,广造杀业,只为满足唯我独尊的妄想。结果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秦相李斯不许他人学问超越他,先是献议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来见秦始皇赞赏他的同学韩非子,借祝寿之名毒死他以绝后患。痴心妄想独霸权势,双手沾染鲜血,所造业障何其大!

        行善何尝不也是如此?

         世界上没有孙悟空,从天子到庶民,从天才到白痴,不曾见过有谁是从石头里迸出来的,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孩子。人不像猫狗,离母胎后至少两年,仍然需要妈妈喂奶换尿布,那6307200秒里,妈妈分分钟都得紧盯着。“父母生我、养我、育我,恩重如山。”这道理谁不知道?但是,世间真正体悟到父母为子女付出了多少的子女有几人?

        1972年,槟城有个念初中二的女生未婚怀孕。那时候社会风气淳朴,男女双方的父母都觉得丢脸,不肯收留那对小夫妻。初中二的男生找不到优薪的工作,女孩也没脸回学校,两人搬到北海,把孩子生下来,靠着丈夫微薄的薪水,生活过得很艰苦。一天,小婴儿又哭又闹,怎样哄都不肯安静。小妈妈又急,又烦,又气,一巴掌打在小婴儿脸上。小婴儿果然不哭了!永远、永远、永远都不再哭了!他死了!

        一条小生命,经不起大人一巴掌!告诉我们,当我们还是小婴儿时,生命有多脆弱。我们能活到今天,全靠妈妈在我们脆弱到不堪一打的6307200秒里,每一秒的保护。接下来,还有教育、养育你所用的的心力、财力与物力不是数目所能衡量。

        如今,你长大了,爸爸妈妈老了,父母需要你为他们效劳的地方,你能用为借口,拒绝他们吗?

        1996年,我陪妈妈住在医院时,亲眼看到有个小孩病情紧急,被送到医院的ICU病房,他的父母轮流陪他。本来ICU病房不准病人家属陪伴,但小孩的爸爸是医生,妈妈是护士,所以医院特别通融。只是ICU病房里没有提供陪伴的人睡床,他的父母只能日以继夜坐在病房守护他。他们的疲累可想而知。 看了这情形,我私下在想,将来这对父母年老有病进院,他们的孩子会请假来照顾父母吗?

        朋友的儿子开安养院,他告诉我说,很多有病的老人家被送进安养院,有孝心的子女下班后会来探望,也有一些等安养院来报死讯时,又转把父母的遗体交给殡仪馆去善后。

        这一类的子女何尝不知道他们欠父母养育之恩,只是,他们各有一大堆的理由替自己卸下心头的压力:有人说他没时间、没经验,交给殡仪馆处理比较专业;有个独生子说他爸爸知道他自小忌讳靠近死人,不会怪他。最妙的是有人说他最近晦气连连,不宜办丧事。说得那么理直气壮,他是不能也,非不为也!你敢期望这种子女尽孝道,众善奉行吗?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是挂在嘴上说,而是身体力行。重点放在诸恶莫作以及众善奉行,才是入佛门之道。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