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小时我们大;你们大时我们老!我们能大家吃一顿饭,重温往日的旧梦吗?只是一个小小的要求,这是我2018年的心愿。”这是阳历开年三周后,一位读者借助纸媒的一角传达的心愿,想必是发自一位渴望能与子女 在三个星期后的农历新年回家聚餐叙天伦的父亲或母亲的心声。51个字在呢喃,如泣如诉,读起来,字字心酸。
从前的人常说:“娘在哪,家就在哪;爹在哪,天在哪”,时至今日,年轻人的观念已有所改变,“妈妈”成了“啰嗦”的代名词;爸爸的尊严也在时日的洗礼下日渐褪色。最常见到的是子女犯相同的错误,只要母亲再次叮咛,犯错的人不但毫无愧疚的表情,倒反是用不耐烦的语气与包公脸回应。我当教务主任时,最叫我难忘的一次是学生在他的父亲向我数说他在家里固执难调时,瞪着他父亲说:“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这种没把长辈的尊严放在眼里的年轻人,狠刮了华校教育一巴掌!是教育的失败!
古时华族文化强调“亲在,不远游”,今时今日,世界村缩短了空间距离,为求学、为谋生,离乡背井已是常事,晨昏定省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亲情淡薄的人如振翅远飞的鸟,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重视家庭观念的人,却因相隔万重山,也只能在华人节日回家省亲;当然也有人因时间、经济等种种出于无奈的因素,没法继天伦。最叫人难解的是竟然有人身在国内却不耐烦回家听老人家弹老调、不愿屈听庭训而只把家当旅社,累了回来倒头就睡,与家人虽然咫尺,却似天涯。有一年理科大学佛学会邀我给会员们讲谈时,负责人要我把重点放在鼓励学员们多亲近家人,尤其外州的学员,假期回乡,行李一放,就忙着去访老朋友,联络旧同学。父母想与子女同桌吃一顿饭,谈一谈他们离乡后的生活都没机会。任由这种亲子关系持续,这批青年长大后,会与父母谈心事吗?这种家庭还有值得回味的温馨亲子情吗?代代相传下去,家里的气氛不太冷漠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