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6, 2009

上台容易下台难

在空气严重污染之下,人心也蒙受染污。不知道红尘中人到底吸入了什么叫人智昏的气体,吞下了什么令人失智的食物,只见多个社团、政党,乃至神圣的学府殿堂里 的执事人员都纷纷中招,有意识混乱的现象:有人搬出似是而非的道理在自说自话;有人祭出自我诠释的党章在据理力争,各造都自以为真理在我这一方而互不相让,闹到人事纷争不断,处处乌烟瘴气。该下台的人硬霸住宝座不肯让位;没有自知之明,看不出自己力不足以挑大梁,光凭贪权恋势的欲念争着上台的人在台下闹起哄,硬要把台上的人轰走。台上台下弥漫着叫骂声,在互揭疮疤,相互斗臭。名利当前,意志不够坚强的人难以自持,于是,柔顺的猫成了贪婪的虎;谦谦君子不惜毁灭形象,换上手操尚方宝剑择人而砍的狰狞面目。
严格来说,争权夺利的现象并不始于近代,只是争得沸沸扬扬的程度没今日激烈。15年前,我初退休时,曾受邀为华社的一个组织服务,便因亲眼看到有人祭出奥步的烂招而急打退堂鼓,从此退出江湖以求自保,免得被喷得一身屎。
社团团章限定主席职位以两届为限,那个想当终生主席的女强人在获得连任后便开始部署,安排个可以任由她捏弄摆布的傀儡充当过桥板,顶过下一届后再拱手把宝座交回垂帘听政的现代版慈禧。为防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志在必得的女强人对组织内稍具资格的成员提高警惕。为翦除假想敌的力道,她发动流言飞语黑函攻势,一时魔影幢幢,人人自危。她这招工于心计的撒手锏掩不住明眼人的眼睛,不屑于她卑鄙手段的有识之士不愿赶这趟浑水,不约而同悄悄引退,她也乐得湖面一片平静。那批引退的人没有霸位的野心固然是造成湖面不曾激起风浪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当时人心忠厚,虽明知自己一片冰心被莫名其妙地冤屈了,也没见有人为吞不下那口气而反击或是把局面捣个稀巴烂后才离去。
不久前,杏坛上因不肯下台而激起千层浪的风波让热爱华教的人痛心。叫我不解的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有麝自然香,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何需闹得人人都一身伤?更遗憾的是这场纠纷还赔上了一个在人生路才起步,前途不可限量的青年的前途。虽说只判监禁一天,却已污了一生清白的记录。午夜梦回,不知促成这件憾事的有关人士心里怎么能安?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是星云大师送给迷途的人的当头棒喝。中智的人都能明白的一句话却震不醒被权势名利蒙蔽了眼耳的当事人,应了我妈妈生前常说的“心一膨,人就懵”,意思是一个人被名利所诱,贪念一膨胀,意识就懵懂了。想到这个我在一场中学生学术比赛中 当裁判而与他有一面之缘的人,从比赛前那近一小时的短叙中听他分析华社的问题,看他揭社会疮疤的表现,他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华社救星,是今日政坛上难得一见,能替华社扬眉吐气的精英,谁知英雄跨不过权势的关口,刚强不屈的骨气在“下台”两个字的面前竟然软塌得像一堆烂泥,形象顿时矮了半截,往后他将以什么身份与面目面对族群?群众将怎样评估他的人格?我除了惋惜,也觉得心痛。从他的身上,看出了要鞠躬下台的确需要莫大的勇气与智慧。
回头看社团、学府及政治舞台,上台时有哪一个不是眉开眼笑,组织里一团和气?蓦地里天崩地裂,权力一经转移,被逼下台的有哪一个不是在做垂死的挣扎?哪一个不露出丑陋的脸孔,践踏他人去垫高自己?真正体现出“上台容易下台难”这句老话之不谬。-----------------------------------寒梅

Tuesday, November 17, 2009

朋友

翻阅《福严》会讯,一则录自《佛说孛经抄》卷一的《友有四品》深深触动我的心弦,发出的回响似深谷龙吟,虽低沉,力道却不弱。事隔20多年,早已结痂的创伤虽没被震出血丝,仍然有不吐不快的感觉。
经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
何谓如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秤友也。
何谓如山?比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常言道:一样米养百样人,我要补充说百样人当中以如花及如秤的品种最为普遍,只是他们掩饰功夫到家,没到关键时刻,他们的笑容灿烂,嘴巴甜蜜,满嘴仁义,一派肯为朋友两胁插刀的形象模糊了世人的观念,误以为身边个个都是生死交,殊不知一旦失去被利用的价值,功利主义的朋友会弃你如敝屣;见高拜见低踩的势利眼朋友见到你会绕道而行。只要一方有难,友情马上见真章,比摆明与你对立的朋友更叫你心寒。
先夫生性慷慨,热心助人,只要他办得到的事,他毫不犹豫地接过手。他的属下当中有多个是受他们的父兄所托,把他们从对会计知识一无所知一路扶掖,直至成为会计人才。有这层栽培、提携之恩,职员对他推崇、尊敬不在话下;谦卑、尽忠的态度更叫先夫感动,视他们如心腹,当他们为公司的中坚分子。人走茶凉,他一闭上眼,手下先打死人的主意,计划只向客户收账,却以耍赖手法不替已死的人还债务。见我不肯让他们为谋私利叫先夫负上不义之名,主张公司重组,他们打不成如意算盘,竟然瓜分了他的客户,另起炉灶。给我的交代只是一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群饱食后就远飙的人从那时起一改过去的嘴脸,不信以我单薄的力量能承担得起公司的重担,负担得起两个当时还在外国念书的子女的学费与生活费,等着看我跌倒等着踩!
多蒙佛菩萨加被,平日节俭惯的我,并不觉得苦日子太难过。生活忙碌,我无暇计较外人鄙视孤儿寡妇的眼光。子女相续毕业,我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1999年,我的儿子结婚,竟然有人通过一位亲戚来问我为何没邀请先夫旧日的职员?不当职员也还算是朋友。我才猛然记起生命中还曾接触过那几个“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有与则敬,无与则慢”的“朋友”。
事隔多年,我心里的委屈与不甘的感觉早已消释。读了这则偈语,再回头看那几个辜负先夫的职员,直觉得他们只是以凡人之身犯了凡人所常犯的错,并不值得我再费心去评断是非;倒反是以怨报德,背叛故人,不知他们心里会释然吗?只是,参透人事后,我参悟到人生路上跌一跤其实并不是件坏事,至少让我有机会看清身边朋友的庐山真面目。
------------------------------------------寒梅

Monday, November 9, 2009

贼公计状元才

旧日邻居眼里的金矿是我心里的一枚计时炸弹。从小看着他长大,那个慧黠过人的男孩口齿伶俐,讲话讨人欢心。他的脑筋灵活,每每遇到障碍,只见他的眼珠子一转,就能随机应变想出应对的妙方。他唯一的缺点是静不下来,没法定下心念书,尽管如此,他总有办法在考试中名列前茅,是师长眼里的得意门生,我们这群姨妈姑姐的宠儿。虽然与他没有亲属关系,但我们都把他当自己的子侄看待,人人都看好那个聪颖机警的年轻人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我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在谈话中常劝他的母亲要珍惜孩子的天赋,严格引导他,确定他把才华向善发展,孩子的前途必然无可限量。
从前的生活习俗不像现在,家家隔着一道门各自为政,那时侯比邻而居的人每到黄昏便打开门户一家亲,大人在一起闲话家常,小孩混在一起玩乐。玩游戏时,游伴都争着要与那位处处占上风,领导力强的男孩搭档,他却对我的儿子情有独钟。我的母亲从旁观察,有感而发说我的儿子单纯,长大后如果与他合伙做生意,准会被他连皮带骨吞光了。那时我并不以为意。长大后,那伙常在一起玩的小伙子各奔前程,接下来,我们先后搬离,就少再来往。虽然,母亲的话偶尔会浮现我的脑际,但是,他们长大后各分西东,没有利害挂钩,那念头只是如浮光掠影,一晃就消失了。直到最近,与他的母亲再碰头,谈起彼此的近况,才知道他在旁门左道捞得风生水起,而且黑白两道都吃得开,是个跨两界的成功人物。只是,一触到他的职业,他的母亲就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我也不便多问。
“子孙自有子孙福,何况他是家里的金矿,父母妻儿要什么有什么 ,给我们最好的生活享受,我还能说什么?像他这么会赚钱又有孝心的儿子现在很难找了。我做母亲的只能为他多拜神祈福,让他无灾无厄就好了。”分手时他母亲讲的这一席话不断在我的脑海里萦回,一股说不出名堂的滋味在心里翻腾:有惋惜、有疑问,却也有一丝没来由的怜悯。
能在旁门左道站稳脚跟,不是平凡庸碌的人所能做得到,以他儿子的才华,如果能及时引导他走向正确的途径,他会是个好领袖、是造福社会的有力推手,如今状元才沦为贼公计,是社会的损失,宁不可惜?看着儿子沦落,这位老妈妈只能用烧香拜神祈福为自己壮胆减压,她可曾意识到捞旁门左道就像引鬼进屋,请鬼容易送鬼难,光是烧香拜神真的能助她消灾解厄吗?把过人的才华用在正途,他何愁不能给父母妻儿过优质的生活,何需母亲为他随时来临的灾祸日夜提心吊胆,烧香求神?
缕缕思绪,挥之不去,我除了惋惜英才被错用,也担心年纪已老大的母亲在计时炸弹引爆时,将如何承担伤害?
----------------------------------寒梅

Sunday, November 1, 2009

《缘会》与你结缘

由36个人执笔,写出46篇感性的文章,结集成汇集了感恩、赞颂与追思逝者昔日音容的 《缘会》。
一般追思的文章表扬的是名人的丰功伟绩,《缘会》所录的尽是名不见经传的升斗小民,只不过,他们生前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在往生多年后犹能以巨人的形象活在亲人的心中:他们树立的典范依然像导航的灯塔;他们无私的付出仍然牢牢铭刻在亲人的心头。读这本书后,我们才明白什么叫做贡献,怎样才叫做精神不死。
《缘会》就像用亲情为材料,注入柔情为调味,经过孝道的文火炖熬出一锅融合了思念、感恩、悔疚的浓汤,最适合在这个亲情日益淡薄,孝思只在每年的清明节如昙花一现,便即又被繁忙的俗务淹没的社会里人手一碗 ,助人祛除盘踞体内的功利毒素,替社会催生温情的功效。
《缘会》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执笔者不是出名的作家,当中有一些作品还是撰稿人的处女作,但是,每一篇文章可都是作者带着一片恳挚的心,掏出深藏心底的话,情真意挚地发出感人的呢喃:有带着泪倾诉无知的疏忽造成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有耽于我执铸成大错后的声声忏悔;有至诚感恩先人用身教言教导航;有用追忆的笔调刻画出一幕幕萦绕心头的旧梦,让亲子温馨跃然纸上。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专诚为追思故人而作的真人真事不带被催稿的敷衍 、不含一丝一缕市侩、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
36名作者的年龄差距大,又都来自不同的生活层面,46篇文章的表达方式反映出各阶层的社会形态,每一篇各有精彩。《缘会》就像一座百花齐放的花圃,让五彩缤纷的笔触各展风骚 ,或从宗教角度,或用世俗眼光宣泄出人生路上的不同际遇:她写任性的子女来不及尽孝道的抱憾;为开悟的父母感恩付出大爱的女儿把父母从五浊恶世里唤醒 ;提醒漠视亲情的年轻人要把握父母健在时的机缘,莫等待倦鸟知归日,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才叹求不得与爱别离这两种苦有多折磨人。只要你用细腻的心去领会,你会发现《缘会》是一本启发孝思与感恩心,也警惕来者勿重蹈覆辙的醒世好书。
《缘会》缘起于槟城妙香林寺监院释传悟法师。有鉴于一般孝子贤孙在每一年清明节为尽人子之责到来扫墓祭祖先的那片孝心,师父有意助他们用文字捕捉住为人子的孝思,从2007年开始,每年趁清明节举办《清明节追思赞颂先人功德 》征文,公开向社会人士邀稿,开设平台,让他们写下与先人共尝过的甜酸苦辣,共体验过的喜怒哀乐以供追思回味,并在今年清明节过后,把三年来所收到的稿件加以筛选,结集成书。
这本书的筹备工作,从编辑、打字、校对到美术设计全由寺内有缘参与的义工们分别担起,由护法善信助印,成书后,再与有缘人结缘,是一本集体完成与共同分享缘成后法喜的书。
-------------------------------寒梅
注:《缘会》从即日起与善信们结缘。有意请书的读者请在办公时间内(星期一至六,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 )亲临槟城妙香林寺办公室或附上回邮信封(18cmx25cm),向槟城妙香林寺免费索取。(书重132gm,在马来西亚国内寄,邮费是RM1.00)信封上请注明:索阅《缘会》。邮寄地址是503,Hill Railway Road , 11500, Penang, Malaysia. 询问电话:(604)8283320。